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绿色供应链,助力汽车产业可持续转型


单位背景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控股集团”)始建于1986年,1997年进入汽车行业,一直专注实业,专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打基础练内功,坚定不移地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现资产总值超5100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万人,连续十一年进入《财富》世界500强(2022年排名229位),是全球汽车品牌组合价值排名前十中唯一的中国汽车集团。

吉利控股集团致力于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智能电动出行和能源服务科技公司,业务涵盖汽车及上下游产业链、智能出行服务、绿色运力、数字科技等。集团总部设在杭州,旗下吉利、领克、极氪、几何、沃尔沃、极星、路特斯、英伦电动汽车、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雷达新能源汽车、曹操出行等围绕各自品牌定位,积极参与市场竞争。集团以汽车产业电动化和智能化转型为核心,在新能源科技、共享出行、车联网、智能驾驶、车载芯片等前沿技术领域,打造科技护城河,做强科技生态圈。

绿色供应链战略规划

吉利将可持续理念融入车辆生命周期全价值链条,促进企业与环境的融合共生。吉利控股集团全面推进电动化、智能化转型,与电池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形成生态化布局。同时影响全球业务合作伙伴,着眼于全价值链的零碳变革,打造具备韧性、负责任且可持续的价值链循环,为构建企业绿色创新竞争力、推进产业链绿色转型作出贡献。
1.发布吉利控股集团ESG战略
吉利控股集团依据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相关标准,结合宏观背景分析、ESG第三方评级分析、行业企业对标、内部调研访谈等,制定ESG战略。我们聚焦六大领域,围绕相应的目标和承诺,开展决策、管理及日常实践工作。同时,我们以ESG治理为基石,以能力建设、协作创新和数字化管理为驱动,建立健全ESG制度体系,持续完善协同配合机制,不断强化ESG进展追踪与激励,切实加强 ESG 战略落地与保障,塑造具有企业特色的ESG竞争力,携手利益相关方共同驶向可持续未来。

图注:吉利控股集团ESG战略模型

2.发布吉利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
吉利控股集团已建立体系健全、职责明确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架构。吉利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正式设立董事会层面的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简称“ESG委员会”),并制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会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工作细则》,以科学透明的管理体系,指导并促进吉利全球业务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深化可持续发展管理的有效性。
ESG委员会下设ESG联合工作组,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相关工作。ESG工作组负责分解ESG总体战略及目标,促进ESG战略实施落地;建立ESG管理制度,搭建ESG管理指标体系;开展ESG信息收集与披露、ESG赋能及文化建设等工作,并响应资本市场ESG评级。ESG工作组定期向ESG委员会汇报ESG 相关工作执行情况及进展,确保将ESG委员会的决策转化为具有衡量目标的具体项目,并有效落实到运营实施层面。 

图注:吉利控股集团可持续发展组织架构

3.设定碳减排战略目标推动供应链减碳
吉利控股集团充分认识到企业向低碳可持续发展转型的紧迫性,确定了到 2045年实现集团全链路碳中和的总体目标。我们统筹推进下属业务单位碳减排目标指标的制定,以支持集团总体目标的实现。同时,供应链减碳也是汽车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环节,吉利控股集团在自身碳减排的同时,积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践行ESG发展理念。


 图注: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各品牌相继发布碳减排目标

绿色供应链实施情况

吉利长期关注资源利用效率,稳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并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努力寻求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发展解决方案,以推动实现“净零目标”与“自然受益”的协同。
1.打造汽车循环经济
汽车产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产业,汽车生产需要耗用大量的钢铁、有色金属、塑料、橡胶、玻璃和纺织品等资源,汽车的循环回收可以大幅降低资源消耗以及车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吉利控股集团秉承循环经济原则,探索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的消耗,不断提升循环力度。
2.可持续研发与设计
我们坚持以自然受益设计为开发原则,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绿色环保的生态设计和绿色低碳产品。在产品研发阶段融入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各类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同时不断突破轻量化技术开发边界,朝着基于用户需求的“每个零件精益化设计”的方向开发,包括应用多材料混合车身技术,铝合金覆盖件技术,低体密度与面密度材料,高强度金属材料技术等。我们着重打好先进材料应用、结构设计与工艺技术的组合拳 , 减少非可再生资源消耗的同时,降低整车使用能耗,努力实现人、车、自然的和谐共处。
3.绿色供应链
产业链系统对汽车行业发展极为重要。吉利控股集团以开放的态度推动与供应商伙伴深入合作,希望共建绿色、稳定、可持续的供应链。我们持续辐射作为制造商的可持续影响力,积极帮助和引导各级供应商履行环境和社会责任,实现价值链上下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在环境保护方面,结合各下属业务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国内外可持续供应链监管要求,我们制定《吉利供应商行为准则》,规定对供应商在工作环境与人权、健康与安全、商业道德、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使供应商的可持续性评估更加规范。截至2022年底,吉利汽车已推动93%的一级供应商签署该准则。
吉利控股集团各下属业务单位持续健全供应商全生命周期管理,在准入、量产等阶段对供应商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开展分层分级管理,实施针对性整改提升计划,跟踪改进进度,畅通供应商沟通与申诉渠道,提升对供应商生命周期全过程的管理能力。吉利通过一级供应商伙伴,延伸对二级及以上的关键供应商伙伴的影响,在保证产品质量和供应稳定同时,在供应链管理环节中加入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要求,关注供应商的环境与社会绩效,逐步提升供应链的发展韧性。2022年12月1日,经过多年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吉利控股集团成为中国首家以全球合作伙伴身份加入“驱动可持续”(Drive Sustainability)项目的车企。与全球领先车企共同探讨全球供应链前沿议题,为汽车行业的可持续供应链管理行业标准和原则的制定发出中国声音,同时运用先进的管理指南和工具,开展供应商可持续自我评估及培训、利益相关方对话等活动,进一步提升旗下各品牌的价值链可持续水平。引入其供应商可持续发展自我评估问卷(SAQ),2022年吉利汽车83%的一级供应商采用SAQ进行可持续性评估。
4.绿色生产制造
吉利控股集团秉承“建设对环境无害的绿色工厂”的原则,建立HSE理体系、制作环境合规性管控清单、开展“雷霆行动”督查环保工作,系统规范工厂日常环境保护工作。我们在建设新工厂以及改造老工厂的过程中,采用干式纸盒喷房设计、光伏发电、废气焚烧、雨水收集、中水回用、余热利用等节能减排技术和设施,提升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废弃物产生量,努力实现生产制造周期“零废水排放、零废物填埋、零有害物质排放”的“三零”绿色循环。
2022年吉利在中国境内生产制造基地工业废水、废气达标排放率100%,废弃物合规处置率100%。例如,路特斯科技武汉智能工厂贯彻海绵城市理念,利用莲花湖作为调蓄设施,实现雨水回用,规划全年节约用水3.5万立方米。
5.绿色包装
“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循环经济原则同样也适用于物流包装。在绿色包装方面,吉利控股集团践行循环利用的可持续包装理念,全面识别物流包装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持续推动物流包装改善,加强对多元再利用材料的研发和推广,进一步加速循环包装理念和应用的普及。
吉利汽车根据物流包装战略规划,全面梳理各生产基地一次性包装使用情况,详细制定将一次性包装切换为循环包装的年度推进目标,对多个整车制造基地和动力制造基地开展循环包装推进工作。截至2022年底,使用循环包装材料的供应商占比约为82.71%,且各基地所有包装材料全部委托第三方进行回收再利用,包装材料回收率实现100%。
6.绿色物流
吉利控股集团持续优化整车物流运输结构,不断拓展铁路、水路运输(以下简称“铁水联运”)线路,全面推广新能源运输车在吉利物流体系中的使用,并建立中转库,使用集货模式减少运输车次,减少物流运输环节的碳排放和资源使用。吉利汽车建立全国9大区域物流中转库,以集货配送取代供应商自送,实现就近存储、就近翻包、就近配送,提升卡车积载率同时降低运输频次。同时,吉利汽车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在短距离物流运输环节使用,在杭州湾至宁波北火车站线段投入10辆新能源换电车,2022年减少碳排放 614.16吨。吉利汽车还将厂内零部件运输车替换为新能源运输车,并在物流体系供应商中推广。此外,吉利汽车持续优化铁水联运结构,优化江运下单模式并整合市场闲置资源。2020至2022年期间,铁水联运的发运占比趋势总体稳定,2022 年因采用铁水联运共计减少碳排放 278,411吨。
7.绿色回收
吉利控股集团积极推动下属整车企业推行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携手价值链伙伴探索易推广、可复制的汽车产品全生命周期资源循环利用闭环管理,助力汽车行业打造循环发展新生态。我们关注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带来的动力电池面临退役或报废问题,通过电池拆解回收的全链条布局,建立电池材料战略资源的生态闭环,有效提升动力电池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
作为汽车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试点企业,吉利汽车严格贯彻落实《报废机动车回收管理办法》( 国务院令第 715 号 ),及《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技术规范》(GB22128—2019)等要求,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报废机动车回收拆解,同时积极布局回收拆解和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业务,与多家后端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与4家报废拆解企业、2家废旧动力电池回收企业完成合作协议签署,共建回收体系,推进报废车辆及废旧动力电池进入合规网点报废。

绿色供应链实施成效

1、绿色创新与研发应用
吉利坚持以自然受益设计为开发原则,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绿色环保的生态设计和绿色低碳产品。2022年,第四代帝豪、星越L、领克09车型获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称号;极氪009、博越L车型凭借在产品健康、低碳、环保等方面的优异表现,获得中国生态汽车评价(C-ECAP)最高级“白金牌”认证;几何 E 获得中国汽车低碳行动计划2022 低碳领跑者车型称号。
吉利控股集团不断推进循环材料、生物基材料、天然纤维材料等可持续材料的使用和再利用,并开展可持续材料相关研究,持续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沃尔沃汽车EX90内饰使用的木材经过森林管理委员(FSC)认证。此外,EX90预计使用15%的再生钢、25%的再生铝,以及48公斤的再生塑料和生物基材料,约占汽车所用塑料总量的15%;几何E车型在门护板采用植物秸秆填充的塑料材料,在前围纤维毡中采用物理法回收的循环 PET纤维;远程超级VAN已启动再生材料的验证搭载开发(如底护板,顶棚GMT),再生材料使用比例均超过5%;极氪009使用Ultrasuede奥司维麂皮绒等环保材料对座舱进行包覆,确保内饰材料环保健康,从源头隔断污染源;全车采用环境友好型材料,实现了植物性原料占比30%。
2、积极参与“宝腾汽车转型升级计划”,共建东盟汽车工业中心
2017年,吉利控股集团收购DRB-HICOM集团旗下宝腾汽车49.9%股份,作为独家外资战略合作伙伴,宝腾也成为吉利控股集团的品牌之一。吉利入股前,宝腾连续9年亏损,平均每年亏损16亿令吉特。吉利通过竞争成功入股宝腾,并用两年时间扭亏为盈,让这家40年历史的马来国家标志性汽车品牌焕发生机。2023年,宝腾汽车成立40周年,首款新能源车型X90上市,开启宝腾新能源转型之路。吉利战略输入的宝腾X70、X50、X90均成为SUV细分市场冠军。

吉利携手当地政府建设马来西亚国际科技园区和科技卫星城,打造中马经贸合作标志工程。从产、学、研、城四大维度,聚焦汽车研发、制造、测试和零部件等产业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全产业链人才培养,共助马来西亚丹戎马林汽车高科技谷(AHTV)成为东盟新能源和新技术研发制造高地,打造中马经贸合作标志工程。吉利将发挥宝腾汽车的龙头作用,完善零部件产业配套体系,进一步做大“汽车+”产业发展体系,以培育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数字技术、节能环保等高技术产业导入,力争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100万辆车供应量,将把AHTV打造为东盟汽车产业中心。


未来,吉利将助力宝腾每年至少推出一款新能源车型。到2030年,年销量达31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25%。到2035年,年销售达50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50%,出口销量占总体销量的50%;实现年产100万台/套零部件的供应链体系目标。
3、关键原材料管理 
吉利控股集团各下属业务单位积极管理供应链上游的原材料资源,在保障供应稳定、降低成本的同时,传递我们对上游原材料供应商的可持续性要求。评估并分析关键原材料供应商的可 持续性风险,采取预防和缓解措施,探索提升关键原材料的透 明度和可追溯性,确保以可持续的方式开采关键原材料。
吉利控股集团自主开发GeeTrace(吉溯云)区块链溯源平台,为每个最终产品、关键零部件建立唯一身份标识,跟踪记录供应链从原料供应、产品制造、仓储物流、贸易商、售后服务和回收等各环节的产品及材料全生命周期溯源数据。GeeTrace平台目前已在沃尔沃、极星等品牌车型落地,实现从整车回溯至原材料开采商的全生命周期溯源,连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该平台可动态生成供应链图谱,实现真实可信的供应链溯源,响应产品出口合规要求、企业 ESG 信息披露需求,助力企业实现负责任采购与可持续发展。GeeTrace 平台作为国内首个针对产业链原材料的区块链溯源平台,成功入选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举办的 2022 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创新应用示范案例,并获得 2022 年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先锋奖(DT 奖)。
4、打造碳中和车型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汽车行业减碳的有效措施之一。吉利控股集团紧密围绕汽车产业的电动化、智能化转型,在乘用车、商用车、共享出行领域统筹布局,积极探索纯电、混动、插混、甲醇、换电等多元化新能源技术路径,引领中国品牌汽车技术变革。
从传统燃油汽车逐步转向新能源汽车只是开端,驶向“零碳”汽车的目标任重道远。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品牌极星(Polestar)早在 2020 年就已公布旗下车型碳足迹详细信息,后续又发布《产品可持续性声明》,并公布“Polestar0计划”,将以不依靠碳补偿的方式,在2030年前生产出真正气候中和的汽车。
5、数字化赋能供应链绿色发展
为了更好地管理气候变化相关指标,吉利控股集团立足于多元化产业生态,自主研发了数智化碳管理平台——吉碳云。截至2022年底,吉碳云已应用于吉利控股集团各下属业务单位、生产基地,帮助吉利76个主体核算组织层面碳排放,为吉利体系100多款车型、上千个零部件核算碳足迹,在产业链上游1,500余家供应商落地应用,年管理碳排放超1亿吨。